全球金融市场风声鹤唳,美股单日震荡超千点,美元指数逼近近两年低位。6月,根据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(CSIS)与路透社联合发布的最新数据,
近73%的全球经济体认为美国当前政策“不可预测”。当波音公司在24小时内向中国交付三架737-8 Max飞机的消息刷屏社交媒体之时,特朗普在俄乌、金融、贸易等多条战线上连续“认怂”,令世界哗然。
美国政坛与全球市场共同见证了特朗普24小时内的两次“退让”决定,这种极端反差,直接揭开了美国深陷内忧外患的真实面貌。
“认怂”一:俄乌冲突立场突变
特朗普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一直具有极高的戏剧性。过去数月,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声称“只需24小时即可终结战争”。但最新的一次白宫记者会,他突然改口,明确表示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导弹,且泽连斯基“不应将莫斯科作为军事目标”。此举一出,俄乌局势瞬间紧张升级,乌克兰国内舆论哗然,美欧盟友同样面露难色。
基辅大学政治学研究中心分析指出,特朗普这次立场转变,源于美国内部对继续援乌能力的严重分歧。
6月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(CBO)发布的数据显示,过去一年美国对乌经济与军事援助已达创纪录的860亿美元,然而国内基础设施、医疗和教育领域预算却连续三年被削减,民众不满情绪高涨。
俄方也迅速捕捉到美方的疲态。普京政府发言人公开表示,“美国的动摇是西方集体意志衰退的信号。”莫斯科证券交易所随即出现明显反弹,市场普遍预期俄乌战争或将进入战略重置期。
“认怂”二:美联储风波与波音“罕见交付”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拒绝降息后,特朗普一度高调宣称“如不配合就要撤换鲍威尔”,引爆华尔街恐慌情绪。
金融时报6月中旬的深度报道披露,这一表态直接导致美股盘中暴跌,道琼斯指数单日下挫超800点。共和党内部甚至出现“罢鲍”风潮,社交平台相关话题热度飙升。
出人意料的是,仅隔一日,特朗普再次改口,表示“暂不考虑撤换鲍威尔”。这番表态,立即引发黄金价格短线拉升,美元指数连续回调。
摩根士丹利经济分析师认为,特朗普的反复表态,充分暴露了美国政策制定的短视与内耗,市场信心受挫。
与此同时,波音公司在24小时内向中国三大航司交付三架737-8 Max飞机,引发全球关注。彭博社援引业内人士分析,波音此举是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背景下的“突破性进展”。上半年,波音对华交付总量同比增长46%,成为其全球市场复苏的关键支点。
波音总裁曾公开表态,若中国持续拒收737 Max,将考虑停产该机型。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,波音公司在美国出口总额中占据近8%的比重,其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空前提升。特朗普政府的“妥协”被视为放下强硬姿态、以换取经济利益的被动选择。
美国内外矛盾加剧
美国当前的治理模式正处于高度不稳定状态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5月发布的“全球信心调查”显示,55%的美国民众认为联邦政府已“丧失有效治理能力”,这一比例创历史新高。
白宫对外政策的摇摆,直接导致美国在全球盟友中的信誉受损。日本、欧盟等核心盟友近期多次公开对特朗普政府表达“不妥协”立场。德国《明镜》周刊评论称,“美国的政策如同股市行情,随时可能大幅波动。”
在内政层面,拜登时代遗留下的经济困局并未因特朗普回归而扭转。美联储连续加息导致家庭债务率攀升,6月美国家庭平均债务突破9万美元。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,通货膨胀率依然高企,核心消费物价指数(CPI)同比增长4.7%,远高于美联储2%的目标。
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分析认为,特朗普的“商人思维”主导下,政策频繁以“谈判筹码”视角出发,极限施压与反复妥协成为常态。这种模式在短期内或能获取有限利益,但长期看则极易造成政策连贯性缺失,削弱国家整体协调能力。
波音三架飞机的集中交付,被视为中美经贸关系阶段性缓和的重要信号。中国民航局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,上半年中国航空公司新购客机订单量同比增长33%,美国航空制造企业在华市场份额出现回升。国内权威航空杂志《航空世界》评论指出,波音在中国市场的“复活”,是特朗普政府“认怂”政策的直接产物。
与此同时,美国对华遏制战略并未松动。6月,G7峰会期间,美国依旧力推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出口管制措施。印度作为金砖国家成员,也联合发表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声明,进一步挑战美元主导地位。
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,“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”。中美高层磋商不断,实质性成果虽有限,但双方在民航、农业等领域的互动,降低了部分经贸风险。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6月的最新预测显示,全球经济增速有望稳定在3.2%,但美国经济增长预期已下调至1.3%。
从全球视角来看,特朗普政府的短期让步仅是权宜之计。美国面对多重压力,既要维护国内经济稳定,又要继续遏制中国崛起,这种“平衡术”正变得愈发艰难。国际分析师普遍认为,中美博弈将进入“有限缓和、结构紧张”的新阶段。
“强人”困境,美国巨轮难调头
特朗普被外界视为“强人总统”,但现实证明,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与国内矛盾,其个人意志难以撼动结构性难题。美国军工复合体、华尔街金融资本、硅谷科技巨头等利益集团博弈加剧,白宫政策多次陷入自我拉扯。
“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犹如一位疲惫的棋手,进退维谷。”《纽约时报》社论一针见血地指出,当前美国缺乏一套稳定可持续的战略逻辑。数据显示,6月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环比扩大6.1%,制造业复苏受阻,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屡遭国会搁浅。
全球市场对美国政府的信任度持续下滑。世界银行最新《全球经济展望》报告中,将美国“政策不确定性指数”列为影响全球增长的头号风险源。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为“负面”。
美国的“内忧”在于社会撕裂、经济高压、政策失衡;“外患”则体现在国际地位动摇、盟友离心、对手崛起。24小时内特朗普的两次“认怂”,不是偶然事件,而是美国综合国力与全球影响力下降的真实写照。
参考资料:
环球时报:2025-07-15 20:12:猛料!特朗普对泽连斯基问出了一个惊人问题!
网络股票配资平台,十大股票配资网站,股票配资在线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